抗寨卡病毒胞膜蛋白单抗 anti-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mAb

抗寨卡病毒胞膜蛋白单抗
anti-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mAb

  • 产品特性
  • 相关资料
  • Q&A
  • 参考文献

抗寨卡病毒胞膜蛋白单抗                              anti-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mAb

抗寨卡病毒胞膜蛋白单抗

anti-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mAb



◆规格/处理

产品详情

别称

 ZIKV E蛋白

产品类型

 重组抗体

性质

克隆号

 ZKA64

亚型

 人IgG1K

免疫原/抗原

 寨卡病毒

标签/偶联物

 不含防腐剂

应用

 功能应用(中和):使用IC50约为93 ng/mL中和寨卡病毒(ZIKV)。在较宽的浓度范围 (不超过1 µg/mL)

 下,还可以增强非容纳性K562细胞中的ZIKV感染。

 理想条件应根据个人实验条件决定。

交叉反应

 病毒

特异性

 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寨卡病毒包膜蛋白(ZIKV E)的EDIII结构域。

 不与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DENV E)交叉反应。

纯度

 ≥95%   (SDS-PAGE)

纯度条件

 蛋白A亲和纯化

内毒素含量

 <0.001 EU/μg

浓度

 1 mg/mL

规格

 液体,溶于PBS中。

其他产品数据

 来源:来源于感染寨卡病毒的永生化EBV记忆B细胞,且无登革热病毒的人类供体。

运输与处理

运输

 冰袋运输

短期储存

 +4°C

长期储存

 -20°C

操作建议

 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稳定性

 在-20°C条件下,至少稳定保存1年。
 在+ 4°C条件下,至少稳定保存3个月。

◆描述


寨卡病毒(ZIK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伊蚊叮咬,但该病毒也可能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尽管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为隐性感染或仅引起轻度症状,但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成人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和先天性出生缺陷,包括发育中胎儿的头小畸型(可能由于该病毒感染人类神经祖细胞的能力)。然而黄病毒包膜(E)蛋白介导融合且作为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而由感染细胞分泌的非结构蛋白1(NS1),参与免疫逃逸和发病机理。E蛋白包含三个结构域:EDI参与病毒进入所需的构象变化;EDII含有融合环的;EDIII可能参与细胞受体结合。寨卡病毒的理想特异性中和抗体是直接靶向寨卡病毒EDIII结构域的。

 


◆产品列表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AG-27B-6004PF-C100

anti-Zika Virus Envelope Protein (EIII domain), mAb (rec.) (neutralizing)   (ZKA64) (preservative free)

抗寨卡病毒包膜蛋白(EIII结构域),单克隆抗体(rec.)(中和)(ZKA64)(不含防腐剂)

100 µg

◆相关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AG-20B-0009-C100

anti-RIG-I, mAb (Alme-1) (Biotin)
RIG-I单抗(Alme-1)(生物素标记)

100 µg

AG-20B-0009B-C100

anti-RIG-I, mAb (Alme-1)
RIG-I单抗(Alme-1)

100 µg

AG-20B-0003-C100

anti-NS5B (HCV), mAb (blocking) (5B-12B7)
NS5B(丙肝)单抗(封闭作用)(5B-12B7)

100 µg

AG-20B-0002-C100

anti-NS5B (HCV), mAb (5B-3B1)

NS5B(丙肝)单抗(5B-3B1)

100 µg

AG-20B-0001-C100

anti-NS3 (HCV), mAb (1B6)
NS3(丙肝)单抗(1B6)

100 µg


参考文献


1.

Specificity, cross-reactivity, and function of antibodies elicited by Zika virus infection: K. Stettler, et al.; Science 353, 823 (2016)

2.

De Novo Isolation & Affinity Maturation of yeast-displayed Virion-binding human fibronectin domains by flow cytometric screening against Virions: P. Heinzelmann, et al.; J. Biol. Eng. 13, 7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