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回到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指南目录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回到小鼠生殖工程冻存及培养试剂

 

材料

 

1.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大塚制药 日本药典 大塚生注食)

2. PMSG(asuka制药 注射血清促性腺激素 动物用性腺激素1000单位/管)

3. hCG(asuka制药 注射用胎盘促性腺激素,动物用性腺激素3000单位/管)

4. 1 mL注射器(泰尔茂株式会社SS-01T2613S)

5. FERTIUP® 精子预孵培养基(Cosmo Bio Co., Ltd)

6. CARD MEDIUM®(Cosmo Bio Co., Ltd)

7. mTHF(Cosmo Bio Co., Ltd)

8. 电动移液器(法国吉尔森电动单道移液器P-200 P-20)

9. 黄色枪头  (BM医疗器 Cat.No.110-96R)

10. 受精用的枪头(Quality Scientific Plastics Pipet Tip Cat.No.114)

11. 流动石蜡(Nacalai Tesque Cat.No.26137-85)

12. 培养皿(Corning  35mm X 10mm Cat.No.430588)

13. 解剖用大剪刀  (夏目制造所 反剪刀 Cat.No.B-2)

14. 解剖用小剪刀  (夏目制造所  小直剪刀Cat.No.B-12)

15. 解剖用大钳子(夏目制造所  无钩尖细的镊子    Cat.No.A-5)

16. 解剖用小钳子 (夏目制造所 尖镊子  Cat.No.A-45)

17. noesu剪刀(森田制造所  电话03-3811-9730 特别订制品)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18. 解剖针(夏目制造所 Broach holderCat.No.E-14)

19. 滤纸

20. 微管

22. 倒置显微镜

23. CO2培养箱


方法

 

过量排卵处理

1. 把激素(PMSG 和hCG) 溶于37单位/mL的生理盐水中

1. * 激素溶液在4°C下,可保存2周

2. 成年雄性小鼠(8~12周龄)需腹腔注射2次,第一次注射PMSG0.2 mL(7.5単位)/只,48小时后,第二次注射hCG 0.2 mL(7.5单位)/只,然后进行过量排卵处理。(通常最好在下午5~6点期间注射激素)

滴液准备

1. 按以下步骤,制作滴液(a、b、c),并静置在二氧化碳培养箱里,令气流稳定。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a 在解冻精子前30分钟,制作个精子孵育用的培养皿(100 μL FERTIUP® 精子预孵培养基液滴),准备静置在培养箱里;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b 取卵前10分钟,制作受精用培养皿(200 µLCARD MEDIUM滴液1个),静置在培养箱里体外受精时,根据所用精子的不同有不一样的调试方法,详情请参考产品说明书。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C 制作清洗卵子用的培养皿(80 µLmHTF滴液4个),在培养箱里静置30中以上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采集精子

用酒精消毒所有的解剖器具

1. 让1~2只成年雄性小鼠(3~6个月龄)安乐死,用大剪刀和大钳子取出附睾管、附睾及一部分脂肪,在滤纸上切除附睾尾及去除血液和脂肪;

2. 把切除的的附睾尾放入精子预孵用培养皿的流动石蜡中;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3. 用小镊子固定附睾尾,用noesu剪刀切开尾部中央的附睾管;

4. 用解剖针在附睾尾轻压,从附睾管的切开位挤压出精子块;

5. 迅速用解剖针挑出精子块,然后放进FERTIUP® 的精子预孵培养基的滴液里;

   *在精子预孵培养皿的滴液里,如精子黏在解剖针的尖端,可用另一根解剖针轻柔地把精子剥离;

6. 把精子注射入FERTIUP® 精子预孵培养基里,放进CO2培养箱里(37°C 5% 二氧化碳 95% 空气)培养60分钟。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采集卵子

用酒精消毒所有的解剖器具

1. 让进行了过量排卵处理的雌性小鼠在注射了hCG的15~17个小时后安乐死,取出小鼠的子宫、输卵管、卵巢、及一部

1. 分脂肪,然后在滤纸上切除输卵管的尾部及 去除血液和脂肪;

2. 把输卵管浸入受精用培养皿的流动石蜡中;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3. 用镊子把输卵管固定到培养皿底部,用解剖针撕破输卵管壁的胀大部分,把流出的卵子放入CARD MEDIUM 的滴液中。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取出的输卵管放置在室温下3分钟以上,卵子的受精能力及生殖能力就会显著下降,因此从雌性小鼠安乐死后到将输卵管取出,再把卵子放入受精用的CARD MEDIUM滴液这一过程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30秒内)。

 一个人实验的情况下,请不要一次性安乐死数只雌性小鼠,应该一只只进行,并迅速采集卵子。

 一滴CARD MEDIUM里,请引入一只雌性小鼠(两颗)的卵子。

4. 采集卵子后,把受精用培养皿静置在CO2培养箱里进行30~60分钟的培养。

受精


1. 用受精用枪头(Quality Scientific Plastics Pipet Tip  Cat.No.114),吸取约6µL预孵的精子悬浊液,然后注射进含有卵子的受精用培养皿的CARD MEDIUM滴液里(进行受精);

2. 将受精用培养皿放在CO2培养箱里进行培养;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3. 受精3小时后,用玻璃微管吸取形态正常卵子,注射到新的清洗卵子用培养皿的mHTF滴液里,按照(a→b→c)顺序进行洗涤;

* 清洗时,要非常注意在清洗卵子培养皿的滴液上不能混有CARD MEDIUM®

* 清洗前,卵子的透明带表面附着许多精子,使用装有黄色枪头的电动移液器(20μL),在受精用的培养皿的CARD MEDIUM®滴液里移液20~30次后,再清洗卵子。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4. 受精6个小时后,仔细观察卵子,去取单性生殖卵(卵子细胞内只有1个原核),培养至次日。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正常受精卵可见第二极体和雌雄原核(见左图),单性生殖卵里只有一个原核(见右图),未受精卵无法看到原核(见右图)


5. 次日(受精24~28小时后),次日,只把发育到2细胞期的胚胎移到清洗卵子用的培养皿内留下的滴液里,数完胚胎数后,就能将其用于移植或者冻存。

2细胞期胚胎直到囊胚期前都能在体外进行培养 ,在培养时要使用KSOM/AA


小鼠生殖工程学技术——6体外受精

 

参考文献

  【1】 Takeo T., Nakagata N. 2015 Superovulation Using the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Inhibin Antiserum 

            and Equine Chorionic Gonadotropi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Ovulated Oocytes in C57BL/6 Female Mice. PLoS One. 

           2015 May 29;10(5):e012833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8330.

 

更新说明

更新 2015.06.01

本实验与使用PMS/hCG进行体外受精的相比,有以下两个不同点。

第一点是在受精用培养皿的CARD MEDIUM滴液中放进两颗未受精卵子;第二点是需要6µL受精用的精子悬浊液。

更新 2015.09.03

注射CARD过量排卵诱导剂的小鼠日龄从24~28日改成25~29日。

注射量由0.2mL改成0.1mL~0.2mL。

 

更新2015.11.18

把CARD过量排卵诱导剂改写成CARD HyperOva

C57BL/6J小鼠进行实验时,发现26~30日龄的小鼠实验效果良好,特此更改注射期。



qNMR技术文章


qNMR技术文章

qNMR技术文章


【连载】The Gateway to qNMR ~~ 1 高精度化qNMR 始」


  本文由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化成品研究所 三浦亨执笔,并收录于和光纯药时报 Vol.85 No.3(2017年7月号刊)中。


qNMR技术文章


◆序言


  qNMR(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又称定量NMR,是可有效地检测出实验对象物质含量的方法,近来饱受各方瞩目。该系列文章中,和光将在向各用户提供qNMR相关信息的同时,介绍和光的经验及公定法动向等。


高精度化qNMR 之始


qNMR技术文章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谱是从信号的化学位移值、耦合和分子内积分比等信息,来推断物质分子结构的,因此在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等领域中,主要可用于已解析分子结构的定  性分析实验。在1H NMR光谱上观察到每个H原子信号的面积比与分子上的质子数成比例,如表1所示。


qNMR技术文章

  由于这种现在不仅在分子内而且在分子间也是共通的,如表2所示,制备添加了与检测物质不同浓度或已知纯度的内标准物质(qNMR用参考物质)的样品溶液,通过检测1H NMR光谱,以参考物质的浓度或纯度为参考标准,可从信号面积比关系快速检测出对象物质的浓度或纯度。qNMR不是以每个检测对象物质的分子所拥有的吸光和荧光等物理性质作为指标,来求得分子质子量的物质含量的方法,因此它是一种可应用于试剂、残留农药、天然产物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确纯度定量,绝对定量不含标准品物质的定量方法。

  该原理利用的[NMR定量法](由于精度低,因此此处不宜成为qNMR。)很早之前就被NMR分析员和合成者等应用于有机合成回收率的确认,但由于为确定准确的定量方法,并且检测用的qNMR国际单位体系(SI)参考物质(SI是物质量,物质量是准确定量的)等基础设施尚且不足,因此NMR法精度不足,在要精度要求的分析现场中,几乎不被分析人员采用。


qNMR技术文章

  实际上,最先将瞩目于将高效性的qNMR 作为物质含量检测法,并考虑到高精度性的是日本计量测量领域的国家计量机关,及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计量标准综合中心(National Metrology Institute of Japan :NMIJ)。他们向检测条件等的高精度化发起挑战,以便将qNMR应用于日本国家标准物质(National Standard)NMIJ CRM的纯度检测。与此用时,策划医药品和食品相关公定法(日本药局方、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的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也瞩目于将qNMR高效性应用于公定法中。之后,经济产业省和厚生劳动省两个研究机关组建,着手共同研究qNMR的高精度化。

这个共同研究组织加上NMR装置生产商日本电子株式会社、试剂生产商和光纯药株式会社,总共有4个单位组成。该共同研究组织的参与人员称之为[qNMR会议]。

  2009年,共同研究组织的主要成员增加了花王株式会社,根据经济产业省委托实施基准认证研究开发事业[1对多型校正技术研究开发],如表3所示实施以qNMR高精度化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整理。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qNMR可精确定量的检测案例被报道出来。实际上,原药、食品添加剂、农业残留、氨基酸、 真菌毒素和海洋毒素等,到目前为止仍难以供给绝对纯度保证的标准物质和标准品。但是通过1H qNMR的应用,上述供给问题以多数国家计量机关和纯药为首将得以解决。

  此外,通过制备准确添加了用于1H qNMR开发的SI可追溯认证标准物质(CRM :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的样品溶液作为qNMR的参考物质,通过在1H qNMR条件下对该样品溶液的检测,得到SI可追溯源的精确定量。此方法被报道称为AQARI(Accurate QuAntitative nmR with Internal reference substance)法5-7)。

  日本药局方和食品添加剂公定书等公定法中,已经开始采用该AQARI 法的1H qNMR法,作为精确检测纯度和含有率的定量方法8)。虽然日本药局方仅限于原药等领域的应用,但已经有八种定量指标成分标准品的纯度检测和食品添加剂公定书中的三种定量对象标准品纯度测定采用1H qNMR法。

  如上所述,1H qNMR是原理上不同于常规色谱法的创新性定量检测方法,是一种可以有效获得SI可溯源精确定量的方法,因此,它不仅可应用与医药品和食品领域,也可应用于如化学工业等需要获得精确定量值的各种不同领域中。

  下回将以实际检测法为中心展开话题。



◆参考文献


[1] Pauli, G. F. et al. : J. Med. Chem., 57 , 9220 (2014). 
[2] Yamazaki, T. et al. : BUNSEKI KAGAKU, 63 , 323 (2014). 
[3] Schoenberger, T. : Anal. Bioanal. Chem., 403 , 247 (2012). 
[4] Watanabe, R. et al. : Toxins, 8 , Pii : F 294 (2016). 
[5] Tahara, M. et al.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7 , 142 (2014). 
[6] Ohtsuki, T. et al. : Talanta, 131, 712 (2014). 
[7] Kato, T. et al. : Anal. Sci., 32 , 729 (2016). 
[8] Hosoe, J. et al . :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y Science, 45, 243 (2014).

 

欲了解更多相关产品请点击文字:定量NMR用标准溶液

用“CellSaic”技术进行MSC细胞移植


用“CellSaic”技术进行MSC细胞移植

用“CellSaic”技术进行MSC细胞移植



本文是将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2019, 14, 52-56发布的原文经出版社的允许由原作者亲自译成日语的文章。


原作者:FUJIFILM Group 生命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中村健太郎

 


在干细胞的治疗领域中,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关的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一方面,细胞移植的形态从单一细胞悬液的给药方式向2D,3D研究方向发展。其中,我们报告了一种细胞聚集体形态与xeno-free重组支架相结合的被称为CellSaic的细胞治疗平台。CellSaic是按照马赛克状将细胞和花瓣状片装配起来的细胞移植形态,以避免细胞聚集体中心坏死。可避免中心坏死的这一点,是其他的3D培养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总结了CellSaic的基本性能、安全性试验结果以及其应用的研究结果。据报道,在IBD(炎症性肠病)、脑梗塞、骨/软骨、胰岛移植等应用领域中进行MSC移植,MSC CellSaic比起MSC细胞的单独给药更有效。在"One Health"的理念下,可以期待本技术运用于伴侣动物治疗与人体治疗。

 

1. 介绍

自Langer和Vacanti 1993年提倡组织工程学这一理念以来,蛋白支架在细胞移植和再生医疗中的应用被长期研

究。1)以前动物明胶和动物来源胶原蛋白等天然来源的支架已被应用于研究,有报告称支架的存在可以提高细胞的机能。2)-5)

然而,以21世纪初发生的BSE(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问题为契机,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原材料中,不含动物来源成分、无异源这一概念被重视起来,支架的材料也开始追求无异源。6)-8)

另一方面,细胞治疗研究以细胞悬液的给药研究为中心开始发展。其中,由于MSC(mesenchymal stem cell)功能多样,被广泛用于临床应用。9)-10)适用对象覆盖了IBD11,整容领域12)-13),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14)-16),自身免疫性疾病9),脑梗塞17)-18),心肌梗塞19),20)等多个领域。与近年"One Health"的概念相结合,治疗对象也从人体治疗扩大到伴侣动物治疗。22),23)

细胞移植的形态从单一细胞悬液的给药方式向细胞2D、3D研究不断发展。24)- 26) 特别是近年报告了许多被称为3D球体状的细胞聚集体,26)- 28)我们报告了一种细胞聚集体形态与无异源重组支架相结合的、称为CellSaic的细胞治疗平台。29), 30) 支架使用了重组肽片(RCP)petaloid μ-piece,细胞主要使用MSC,两者所获得的马赛克状的细胞聚集体称为CellSaic(cell- and scaffold-forming mosaic)29)-31)

本文主要就CellSaic的特点和关于将来MSC移植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2. CELLSAIC的基本特征

2.1. 支架的形状:RCP petaloid μ-piece

我们着眼于细胞成为聚集体时发挥的功能,同时以形成聚集体导致的中心坏死为课题,希望通过组成最小限度的支架来解决问题。(Fig.1)29),30)


用“CellSaic”技术进行MSC细胞移植

Fig. (1). The design concept of CellSaic.

 


首先,为了形成最小限度的支架形状,我们尝试了球型和简单的形状。然而,这种支架形状,虽然有着为细胞提供粘着表面的效果,但是由于营养不足无法防止中心坏死。因此,我们对支架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既要满足细胞粘附在一起时的大小以及形状,还要在细胞聚集起来时,留出营养物质以及代谢物可以通过的间隙。结果,我们发现就和以往的报告一样,大小为50-100 μm左右,并且花瓣状的RCP petaloid μ-piece支架构造是更合适的。29),32)

通过设计成petaloid形状使细胞接触表面积增大的同时,由于形状的复杂性为细胞聚集体(CellSaic)提供了间隙,无论是in vitro检测还是in vivo检测移植细胞的生存率都提高了。支架的形状也可以通过表现复杂性的参数(振实密度以及制剂断面的√(表面积)÷(周长)Tapped density and The boundary length to square root of the area ratio)的数值的规定。29),32)

 


2.2. 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提高血管导入率以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


据报告,CellSaic的基本特征有 i). 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ii). 提高血管导入率,iii). 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

i). 关于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的机制,在于支架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细胞失巢凋亡,以及避免了细胞聚集体中的中心坏

i). 死。尤其是后者,支架的形状以及有无支架都会形成显著的差异。29)

ii). 关于提高血管导入率的机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因为是在graft中有间隙结构;第二,由于细胞和

ii). μ-piece可以重新装配,宿主来源的血管系细胞容易迁移。实际上,在NOD SCID小鼠的实验中与MSC球体相

ii). 比,MSC CellSaic导入的血管明显较多。

iii). 关于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进行验证,但是存在细胞因子释放量发生差异的情况,

iii). 这点与只有细胞的时候不同。其中一例就是由于MSC,TSG-6的释放量增大。该报告中,当MSC是CellSaic

iii). 的形态时,可以确认抗炎症细胞因子之一的TSG-6被大量释放。33),34)

 

2.3. MSC CellSaic的安全性试验


据报导,为了确认CellSaic的安全性,使用了狗脂肪来源干细胞(c ADSC)相关的cADSC CellSaic,使用了NOG小鼠进行致瘤性试验以及一般毒性试验。33)

遵循"One Health"的理念,假定伴侣动物疗法中的临床研究与人体治疗产品开发相关,评价了狗ADSC CellSaic的安全性。结果,没有观察到致瘤性,一般毒性的结果也没有检测出显著的毒性。33)

具体来说,作为一般毒性以及致瘤性试验,进行了cADSC CellSaic组(每只小鼠一只107 cells的cADSC和1.04 mg的μ-piece)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培养基)的比较试验。在实施中我们参考了WHO指南,每组使用12只雄性和12只雌性的NOG小鼠。35) 致瘤性试验的第11天未观察到皮下结节,并且在病理学的评价中,第4周和第8周也没有发现细胞分裂的画像。在一般毒性试验中,各组之间的血液生化学检测、血液学检测、器官重量、摄食量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器官的病理学的评价中,cADSC CellSaic组在第4周和第8周都没有发现异常。33)

 


3. CELLSAIC的应用

3.1. MSC CellSaic相关的细胞治疗研究

在MSC CellSaic相关的疾病治疗研究中,有MSC CellSaic应用于IBD (炎症性肠病)、脑梗塞、关节的骨软骨再生、胰岛移植的报告。这些应用的研究中,与单独使用MSC进行比较,使用MSC CellSaic 可以提高各种症状的改善效果。

在DSS模式小鼠的炎性肠病的适用研讨中,单独使用MSC而症状没有得到充分改善的模式小鼠,通过给药MSC CellSaic,症状得到了改善。33) 具体地说就是在肠炎DSS模式小鼠中,与单独使用MSC的比较试验里,MSC CellSaic显示了更显著的体重恢复和结肠长度的改善。

作为溃疡、浮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的病理学评价结果,histrogical score得到了改善,并且溃疡和浮肿得到了抑

制。33)

此外,还提及到了提高MSC的体内残存以及提高抗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在脑梗塞小鼠模型中,与单独使用MSC的局部给药相比,MSC CellSaic的局部给药有助于改善运动机能。36),37)

另外,Naritomi及其研究人员们还报告了与单独使用MSC相比,在向软骨分化方面,MSC CellSaic显著提高了软骨分化以及增加了软骨基质的产生。38)使用兔子的骨软骨缺损样本进行试验的结果,与单独使用MSC相比,MSC CellSaic更能促进骨软骨再生。39)

在向胰岛移植的MSC共移植的报告中也是通过活用CellSaic,提高了胰岛的存活以及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值控制效果。29)

以上都是在报告了MSC有效的疾病中,单独使用MSC和MSC CellSaic进行了比较试验的报告。

从这些报告中可以看出,CellSaic有可以增强MSC治疗效果的可能性。

 


3.2. 在胰腺癌模型中的使用


有报道称在药物研究中利用CellSaic,可以在制作模式动物时使用MSC CellSaic对其进行评估。在该报导中,制作胰腺癌的荷瘤模式动物时,在癌细胞移植时使用MSC CellSaic,结果在胰腺癌周边形成了丰富的间质组织。40)一方面,在仅移植癌细胞的时候,不能识别如此丰富的间质组织。拥有丰富间质组织的胰腺癌模式动物,由于其与人胰腺癌显示相似的形态,有报告称可用作为药物抵抗性的胰腺癌模型。

 


3.3. 使用CellSaic作为部件的3D构造


通过使用CellSaic作为部件,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在WO/2017/057547中报告了通过活用CellSaic技术制作1mm以上厚度的片状细胞结构的方法。41)

特别是在MSC中,有时仅有细胞很难切片,但只要利用CellSaic就可能可以得到具有厚度的片状细胞结构。

还有制作更为复杂的结构的方法,像描绘CellSaic的一点一样配制3D结构或将CellSaic嵌入模具做造型的方

法。42),43) 这些技术被认为是利用了由细胞和Scaffold组成的CellSaic(数百μm大小)作为一个点然后进行3D打印的概念。由于CellSaic中含有细胞,随着时间就会与相邻的CellSaic融合,形成一个大的结构体。因此无需粘着剂。也有使用CellSaic制作成试管结构的案例,也有研究称其有可能应用于人工血管等。

 


◆结论


使用了重组支架的CellSaic作为崭新的细胞移植平台被开发出来。

主要的功能有i). 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ii). 提高血管导入率,iii). 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尤其有助于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

以此功能为基础,应用CellSaic于MSC细胞治疗研究中,已有报告称CellSaic对IBD,脑梗塞,骨和软骨再生,胰岛移植等有疗效。关于适用对象,理所当然的考虑到人体治疗以及动物治疗。(Fig2) 以"One Health"的概念为原则,假定MSC CellSaic最初的临床应用是应用于伴侣动物,尤其是狗,进行了canine MSC CellSaic安全性试验。


用“CellSaic”技术进行MSC细胞移植


Fig. (2). The application target of MSC CellSaic. Both human and animal therapies are considered as target on the "One Health" concept.

 

因此,开始了有关病犬的临床研究。今后,这项技术有望为伴侣动物治疗以及人体治疗做出贡献。

◆CONSENT FOR PUBLICATION


Not applicable.

 


CONFLICT OF INTEREST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financial or otherwise.

 


ACKNOWLEDGEMENTS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members of the technical staff of Bio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FUJIFILM Corporation, whose opinions and knowledge were very helpful throughout the completion of this work.

◆参考文献


 1. 

Langer R and Vacanti JP. Tissue engineering. Science 1993; 260(5110): 920-6.


 2.

Nerem RM, Sambanis A. Tissue engineering: from biology to biological substitutes. Tissue Eng. 1995; 1(1): 3-13.


 3.

Peter SJ, Miller MJ, Yasko AW, Yaszemski MJ, Mikos AG. Polymer concepts in tissue engineering. J Biomed Mater Res 1998; 43(4): 422-7.


 4.

Shoichet MS, Hubbell JA. Polym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J Biomater Sci 1998; 9(5): 405-6.


 5.

Chen G, Ushida T, Tateishi T. Scaffold design for tissue engineering. Macromol Biosci 2002; 2(2): 67-77.


 6.

Halme DG, Kessler DA. FDA regulation of stem-cell-based therapies. N Engl J Med 2006; 355(16): 1730-5.


 7.

Cimino M, Goncalves RM, Barrias CC, Martins MCL. Xeno-free strategies for safe human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 expansion: supplements and coatings. Stem Cells Int 2017; 6597815: 1- 13.


 8.

Richards M, Fong CY, Tan S, Chan WK, Bongso A. An efficient and safe xeno-free cryopreservation method for the storage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Nature 1953; 171(4356): 737-8.


 9.

Trounson A, Thakar RG, Lomax G, Gibbons D. Clinical trials for stem cell therapies. BMC Med 2011; 9(52): 1-7.


10. 

Galipeau J, SensebeL.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Clinical challenges and ta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Cell Stem Cell 2018; 22(6): 824-33.


11.

Ko IK, Kim BG, Awadallah A, et al. Targeting improves MSC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ol Ther 2010; 18(7): 1365-72.


12.

Caplan AI. Revie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ll based reconstructive therapy in orthopedics. Tissue Eng 2005; 11(7-8): 1198- 211.


13.

Nitkin CR, Bonfield TL. Concise revie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pediatric disease: Perspectives on succes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s.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17; 6(2): 539-65.


14.

Jurado M, Gil AC, Mata C, et al.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reatment of GvHD with allogen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from adipose tissue. Cytotherapy 2017; 19(5): S11.


15.

Ringdén O, Uzunel M, Rasmusson I,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Treatment of Therapy-Resistant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Transplantation 2006; 81(10): 1390-97.


16.

Bahr L, Sundberg B, Lönnies L, et al.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mmunologic effects, and role of passage for outcome in mesen- 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2; 18(4): 557-64.


17.

Bhasin A, Srivastava MV, Mohanty S, et al. Stem cell therapy: A clinical trial of stroke.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3; 115(7): 1003- 8.


18.

Wechsler LR, Bates D, Stroemer P, Andrews-Zwilling YS, Aizman

I. Cell therapy for chronic stroke. Stroke 2018; 49(5): 1066-74.


19.

Amado LC, Saliaris AP, Schuleri KH, et al. Cardiac repair with intramyocardial injection of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32): 11474-9.


20.

Martin-Rendon E, Gyongyosi M.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as treatment for ischemic heart failure: the MSC-HF study. Cardiovasc Diagn Ther 2017; 7(Suppl. 2): S69-S72.


21.

Volk SW, Theoret C. Translating stem cell therapies: the role of companion animal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Wound Repair Regen 2013; 21(3): 382-94.


22.

Kahn LH, Kaplan B, Monath TP, Steele JH. Teaching "one medicine, one health". Am J Med 2008; 121(3): 169-70.


23.

One Health Initiative. [Internet] 2012; cited Dec 12. Available from www.onehealthinitiative.com

24.

Yamato M, Okano T. Cell sheet engineering. Materialstoday 2004; 7(5): 42-7.


25.

Baksh N, Gallant ND, Toomey RG. Cell sheet engineering for integrating functional tissue in vivo: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MRS Bulletin 2017; 42(5): 350-5.


26.

Baraniak PR, McDevitt TC. Scaffold-free cultur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spheroids in suspension preserves multilineage potential. Cell Tissue Res 2012; 347(3): 701-11.


27.

Ylostalo JH, Bazhanov Mohammadipoor N, Bartosh TJ. Prod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 (msc) spheroids primed in 3-D cultures under Xeno-free conditions. J Vis Exp 2017; 18(121): doi: 10.3791/55126.


28.

Yanagihara K, Uchida S, Ohba S, Kataoka K, Itaka K.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by Transplant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Spheroids. Mol Ther Methods Clin Dev 2018; 9(15): 358-66.


29.

Nakamura K, Iwazawa R, Yoshioka Y. Introduction to a new cell transplantation platform via recombinant peptide petaloid piec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slet transplantation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 Int 2016; 29(9): 1039-50.


30.

Nakamura K. Cell construct comprising polymer blocks having biocompatibility and cells. US Patent 2010; US9,597,432.


31.

Nakamura K, Tabata Y. A new fluorescent imaging of renal inflammation with RCP. J Control Release 2010; 148(3): 351-58.


32.

Nakamura K, Iwazawa R, Miyoshi H, et al. Cell structure for cell transplantation, biocompatible polymer block,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3; WO/2014/133081.


33.

Iwazawa R, Kozakai S, Kitahashi T, Nakamura K, Hata K.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nd recombinant peptide pieces on mouse model of DSS colitis. Cell Transplant 2018; [Epub ahead of print].


34.

Kozakai S, Nakamura K. Trophic factor release agent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 treatment agent.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6; WO2017/221879.


35.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nimal cell cultures as substrat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iological medicinal products an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 banks.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978 Annex 3. 2013.


36.

Nakamura K. Cell structure for use in treatment of brain injury,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therapeutic agent for brain injury.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4; WO2015/194494


37.

Miyamoto M, Nakamura K, Shichinohe H, et al. Human Recombinant Peptide Sponge Enables Novel, Less Invasive Cell Therapy for Ischemic Stroke. Stem Cells Int 2018; 4829534: 1-8.


38.

Naritomi M, Mizuno M, Katano H, et al. Petaloid recombinant peptide enhances in vitro cartilage formation by 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J Orthop Res 2018; In press.


39.

Nakamura K, Miyoshi H, Hada S, Watanabe M. Cartilage- regenerating material.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5; WO2016/148245.


40.

Nakamura K, Mima S, Kitahashi T, Kakimuma C. Cell structure, non-human mode animal, method for producing non-human model animal,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est substance.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5; WO/2017/022613.


41.

Nakamura 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eet-shaped cell structure, and sheet-shaped cell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5; WO/2017/057547.


42.

Nakamura K. Tublar structure, device for producing tubula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ubular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4; WO/2016/068292.


43.

Nakamura K, Kuchiishi K, Kizawa H, Aburaya A. Tubular structure, method for producing cel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ubular structure. Japan patent publication NO. 2015; P2016- 174538A.

DISCLAIMER: The above article has been published in Epub (ahead of print)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author.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minor modifica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manuscript.

注意:本文的原文为英语,翻译经作者和出版商的许可下,作为参考进行翻译。


请点击文字,浏览相关产品:由人I型胶原蛋白重组多肽形成的新型细胞支架——Cellnest μ-piece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研究开发总部 药物动态研究所合田 竜弥

◆前言


由氨基酸组成的肽和蛋白是基因的最终产物,直接控制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因此,由癌变等引起的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过程中,单个肽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等指标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对患者进行分层,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对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对病理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中,需要对肽和蛋白在个体内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进行测定,因此能检测出尽可能小的差异的定量方法十分重要。

另外,肽和蛋白也被用作新式药物。其中的代表案例就是抗体药物。目前的药物开发研究中,研究方向逐渐从以小分子化合物为中心的制药转变为以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制药,并且抗体药物的销售额已居世界前列。另外,包含小分子肽在内的一些中分子药物,由于其能够与一些不能与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结合的新型靶点结合,因此对其的研究也在积极地开展中,它作为下一代的药物被给予高期望。同样地,也需要有一种能够精确地定量肽和蛋白的定量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

然而,具有多个氨基酸的肽和蛋白质可能会形成各种高级结构,与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的物性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可能会出现吸附和凝集等现象,所以在分析处理上要十分注意。这些性质在液相色谱分析(LC)中会造成峰形差,柱填充剂的回收率低,难以高灵敏定量等问题,因此,为了定量肽和蛋白,需要采取与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分析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

对于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通过改变其前处理法,使用的容器和色谱柱等条件,已经设计出了各种方法以用于分析中。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定量技术——肽吸附控制的LC分析(Peptide Adsorption-Controlled LC, PAC-LC)。

 


◆LC分析中肽的吸附影响


如上所述,肽和蛋白的吸附使得精确定量很困难,因此难以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

例如,使用4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696的肽——尿皮素,乙腈含量不同的100 μL 尿皮素溶液(1 nM)导入LC时获得的SRM(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色谱图为图1A,保留在柱上的尿皮素峰面积值为图1B。如图所示,仅用水无法检测出稀释溶液中的尿皮素峰。然而无论是添加了哪种酸,结果都表明尿皮素因吸附于容器、枪头、针而造成损失,因此这样的操作方法是无法检测出纳摩尔(nM)级别的待测物的。

另一方面,通过添加乙腈可以检测出尿皮素的峰,但是保留在柱中的尿皮素的峰(下文简称为保留峰)的面积值不稳定。这是因为,乙腈含量达到30%时,尿皮素对容器、枪头、针等的吸附无法完全回避。另外,乙腈含量达到40%以上时,尿皮素对容器等的吸附虽然可以避免,但是会出现完全不保留尿皮素的峰的情况(下文简称为非保留峰),从而引起保留峰面积的减少。因此,为了定量尿皮素,需要完全避免吸附,可使用可以检测到单峰尿皮素的含量30%的乙腈溶液。然而,尿皮素的吸附程度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另外,由于还受其他的共存成分的影响,如在活体样品这样的基质复杂的样品的检测,难以将乙腈的最适含量定为30%。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1. 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1 nM)的SRM色谱以及保留峰面积(B)

◆肽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


上述所说的现象,在分子量为1,007~45k的各种肽和蛋白中都能被观察得到,并且除乙腈外,还有甲醇,乙醇,乙酸,甲酸等溶剂能引起上述现象1)。因此,在样品溶液中增加有机溶剂含量,产生保留峰之外的非保留峰的现象是肽和蛋白的普遍会发生的一种现象。

要解释这个普遍现象,就要考虑在特定的有机溶剂含量(临界值)下,肽和蛋白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会突然且可逆性地发生变化(相变)这个因素(图2)。

也就是说,考虑到管内径以及流速,导入到LC的100 μL 中的大部分尿皮素溶液在流入液相色谱柱的同时,其溶液组分会被色谱柱保留。这种情况下,由于溶液中的乙腈含量较高,尿皮素丧失了对填充剂的吸附能力,它会直接通过色谱柱,作为非保留峰被洗脱出来。另一种情况是,当尿皮素溶液流经色谱柱时,由于溶液与流动相混合,尿皮素溶液中的乙腈含量降低,尿皮素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瞬间得以恢复,因此能保留在柱中,结果,尿皮素作为保留峰被洗脱出。

根据这一理论,从图1A的色谱中推断尿皮素能吸附在柱填充剂的乙腈含量临界值在30~40%之间。圆二色(CD)光谱分析显示,这与引起尿皮素产生高级结构变化时的乙腈临界值相同2)。同时,这也显示出该高结构变化是可逆的,由此可认为,对尿皮素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的急剧变化有可能是与其高级结构的变化是有关的。

蛋白和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也能通过反相分离法得到解释: “最初分布并保留在柱入口附近的固定相表面的蛋白与肽,当流动相中的有机溶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就开始从固定相中脱附,一旦脱附,就直接从柱中洗脱出而不与固定相有任何相互作用。”然而,因为高级结构可逆性会带来的吸附能力的可逆性,所以有观点认为有机溶剂含量为临界值的洗脱液中的肽和蛋白,会在附近的固定相的表面重复地进行吸附和脱附。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2. 肽的吸附能力相变理论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3. 2液以及3液PAC-LC

◆肽吸附控制LC的开发


上述部分所阐述的是通过改变有机溶剂含量来改变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可以更准确以及更灵敏地定量肽,从而开发了肽吸附控制LC(Peptide Adsorption-Controlled LC, PAC-LC)(图3)2-4)

PAC-LC与标准的LC相比,水流动相用的泵位置不同,它是一种在柱前混合水流动相的系统。虽然也可以使用2液系统,但3液系统使用时的优点是,在传统LC使用3液系统时,无需更换连接线路。

PAC-LC的特点是,通过在柱入口前与水流动相混合,可以强制改变进样的肽周围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例如,乙腈含量50%的肽溶液在100%水流动相A和有机溶剂流动相B(3液系统时,流动相为B和C)的混合比为9:1的条件下进样时,到达柱时的肽周围的乙腈含量为5%。当使肽有吸附能力的乙腈临界值在20%的情况下,在溶液导入柱前溶液中的肽是没有吸附能力;而进样后,溶液中的乙腈含量为5%,肽对柱填充剂的吸附能力瞬间恢复,从而保留在柱内。另一方面,乙腈含量为50%的溶液中的肽也不会对容器、枪头、针等有吸附能力,意味着可以确保操作过程以及LC进样过程的定量准确性。

实际上,使用PAC-LC检测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时,尿皮素通常被检测出一个保留峰,并且当使用乙腈含量比临界值(30~40%)大的的溶液检测时可以获得几乎相同的峰面积值(图4)。另外,用乙腈含量为50%的溶液制备的尿皮素标准曲线样品的峰面积与浓度成一定比例;另外标准曲线在10 pM至10 nM的浓度范围中有着良好的准确度(与理论值的误差为±15%)2)。并且,乙腈含量为可以避免肽吸附的的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时,有着良好的检测精度(误差小于10%),该精度与乙腈具体的含量无关3)。因此通过使用乙腈含量在临界值以上的溶液可以避免样品制备时以及进样时的吸附;另外,由于使用PAC-LC可以检测出单峰,所以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检测。

另一方面,在使用传统LC时,即使使用的是标准溶液,非保留峰与保留峰的比的不规则变化会损害检测精度3)。这是因为到达柱前,标准溶液和流动相混合不均而造成的。因此为了正确地定量,使用能检测出单峰的,有机溶剂含量接近临界值的溶液是有必要的。该事实也表明传统LC要同时高精度地定量临界值差异大的不同种的肽和蛋白是十分困难的。

如上所述,PAC-LC与传统LC相比,PAC-LC在测定时能检出的有机溶剂含量的范围更广,能以更高的检测精度来定量样品溶液;除此之外,PAC-LC还具有可以同时高精度地检测临界值不同的多种肽这一大优点。

第四回 肽和蛋白定量的新技术

图4. 用乙腈含量不同的尿皮素溶液检测是的峰面积

◆使用PAC-LC定量活体样本中的肽和蛋白


近年来,通过将基因重组技术应用于免疫球蛋白(IgG、IgM、IgD、IgE、IgA)而制得抗体药物。上市的所有抗体药物都有以IgG为基准的氨基酸序列。最近,研究人员在积极地研究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5)对动物和人血浆中的抗体药物定量的方法,但是为了将抗体药物与内源IgG和杂质成分进行区分,需要选择合适的肽片段。使用PAC-LC时,由于可以对通过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各种特性的肽片段同时进行准确的检测,因此可以轻松地对消化条件和LC条件的进行优化,从而可以有效地获得理想的肽片段。另外,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还可以通过同时检测多个肽来评估抗体药物在活体内的结构变化(生物转化)。

另外,在定量淀粉样蛋白肽——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的老人斑的主要组成成分时,为了避免吸附,只需进行在含有酸和有机溶剂的溶液中稀释CSF(脑脊液)这样简单的前处理,就可以利用PAC-LC同时定量犬类CSF中的4种β-淀粉样蛋白肽4)

因此,利用肽和蛋白的吸附能力的相变现象的PAC-LC,是定量活体样品中肽和蛋白的有效工具。

 


◆结语


以往,肽和蛋白的定量往往会使用抗体与靶点特异性结合的配体结合法。然而,这种方法除了抗体制备需要时间且不能保证制备成功之外,还存在交叉反应性等问题,有时候定量值的解释也会很复杂。相比之下,LC/MS法具有基于m/z和保留时间的高选择性,从可以正确地定量目标这一点来看,LC/M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分析方法。如今,肽和蛋白不仅仅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也备受关注,因此需要各种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希望通过运用PAC-LC这样的新技术,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多的进展。

 


◆参考文献


1)Goda, R. et al. :Biomed. Chromatogr.,22, 81 (2008).

2)Goda, R, et al. : Biomed. Chromatogr.,21, 1005 (2007).

3)Goda, R, et al. : Biomed. Chromatogr.,22, 857 (2008).

4)Goda, R, et al. : J Chromatogr. B., 895, 137 (2012).

5)Hashii, N. et al. :Chromatography, 39, 7 (2018)

 


◆产品列表


FUJIFILM Wako提供高灵敏度MS用超高纯度乙腈溶剂,品质保证,经多变量分析来确保符合分析要求。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包装

018-26225

Acetonitrile

乙腈

QTofMS用

500 mL

016-26221

1 L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卡尔费休法水分检测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卡尔费休法因其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已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样品的水分检测中。但因检测对象的多样性,在检测时会有较多的问题需要注意:如针对不同水分含量的样品,需根据样品中水分含量选择使用库仑法或者是容量法; 另外,不同类型的样品因其物理、化学性质不一样,适合使用的卡尔费休试剂也不尽一样。如含醛酮的样品中的醛酮可能会干扰卡尔费休试剂的反应,此时需考虑卡尔费休试剂的种类。

为此,AQUAMICRON® 针对卡尔费休法水分检测中的各种问题,将其整理成AQUAMICRON® 卡尔费休试剂技术手册。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图1.  AQUAMICRON® 卡尔费休试剂技术手册 


在手册中,可查阅包卡尔费休法检测水分的基本原理、样品前处理、耗材选择、试剂选择等相关知识。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图2. 卡尔费休水分仪相关耗材的使用:进样方式的选择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图3. 不同样品的卡尔费休试剂选择

此外,技术手册还整理了不同领域样品的检测实例,涵盖了石油业、食品业、医药行业、矿物业等行业中样品水分测定的分析案例,让您快速地掌握卡尔费休法在您所处行业的应用方法。



例1:石油产业中的水分测定应用案例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方法:库仑滴定法

阳极液:AQUAMICRON® AX (或AQUAMICRON® AS)  100 mL

阴极液:AQUAMICRON® CXU  5 mL


待测样品

样品质量(g)

水分值(μg)

水分含量(ppm)

汽油

3.9353

351

  89

石脑油

0.728

117

161

煤油

0.794

  27

  34

重油

4.4103

286

  65

轧制油

4.3029

233

  54

航空油

2.5869

270

104

冷冻机油

2.435

101

  42

驱动油

4.2943

387

  90

刹车油

2.9758

904

304

液体石蜡

8.66

130

  15

变压器绝缘油

4.146

  77

  19

烷基苯

4.3132

  73

  17



◆例2:医药行业中的水分测定应用案例


AQUAMICRON®  技术手册


方法:水分汽化-库仑滴定法

阳极液:AQUAMICRON® AX (或AQUAMICRON® AS)  150 mL

阴极液:AQUAMICRON® CXU  10 mL


待测样品

加热温度(℃)

水分值 (g)

样品质量 (mg)

水分含量 (%)

生药

130

0.0961

1254

1.3

甘草粉

130

0.0439

3977

9.06

肉桂

130

0.062

3464

5.59

薄荷

110

0.0428

2411

5.63

软胶囊

150

0.0463

4463

9.64

明胶胶囊

150

0.0201

3262

16.2



欲了解AQUAMICRON® 卡尔费休试剂在水分测定应用上的更多知识,欢迎向我们联系并索取AQUAMICRON® 卡尔费休试剂技术手册。 



◆相关产品


卡尔费休试剂-库仑法/容量法



FISH技术:肿瘤科学的新地标


FISH技术:肿瘤科学的新地标

FISH技术:肿瘤科学的新地标

FISH技术:肿瘤科学的新地标

  1974年Evans首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联合应用,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即FISH技术。1981年Harper成功地将单拷贝的DNA序列定位到G显带标本上,标志着染色体定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由于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需要,FISH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英格兰牛津2016年12月15日美通社报道:分子遗传学公司Oxford Gene Technology(牛津基因技术公司,简称OGT)已拓展其用于病理学的Cytocell Aquarius®系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组合。OGT已推出三款新型探针,分别是获得CE-IVD认证标志的FUS Breakapart和FOXO1 Breakapart,以及仅用于研究的TFE3 Breakapart。这一拓展增强了OGT致力于提供全面和新系列探针的承诺,从而推进癌症研究和诊断。


FISH技术:肿瘤科学的新地标

  Nick翻译用于分类和诊断肿瘤子集的遗传畸变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使用通过切口平移产生的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FISH)。 Nick翻译是第一种设计用于体外标记DNA的方法,并且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中产生高灵敏,成本低和可高度定制探针的金标准技术。

  Nick翻译是FISH探针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使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技术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接地气”。

 

◆相关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ENZ-GEN111-0050

Nick translation DNA labeling   system 2.0

缺口平移DNA标记系统2.0

50tests

ENZ-42710-12

BIO-PROBE Nick translation kit   

with bio-16-dUTP

BioProbe   缺口平移试剂盒

(生物素-16-dUTP)

25reactions

ENZ-42710-16 

BIO-PROBE Nick translation kit   

with fluorescein-12-dUTP

BioProbe   缺口平移试剂盒

(荧光素-12-dUTP)

25reactions

ENZ-42853L-0050

Aqua 431 dUTP (lyophilized)

Aqua   431 dUTP (粉末)

50nmol

ENZ-42831L-0050

Green 496 dUTP (lyophilized)

Green   496 dUTP (粉末)

50nmol

ENZ-42845

Green 500 dUTP

绿色   500 dUTP

25nmol

ENZ-42843L-0050

Gold 525 dUTP (lyophilized)

Gold 525 dUTP (粉末)

50nmol

ENZ-42842

Orange 552 dUTP

橙色   552 dUTP测试剂

25nmol

ENZ-42522

Red 650 dUTP

红色   650 dUTP

25nmol

ENZ-42501

Cyanine 3 dUTP

花菁素   3dUTP

25nmol

ENZ-42502

Cyanine 5 dUTP

花菁素   5dUTP

25nmol

ENZ-42811

Bio 16 dUTP

生物素-16-dUTP

50nmol

ENZ-42505

Cyanine 3-UTP (enhanced)

青色素   3-UTP (增强型)

250nmol

ENZ-42506

Cyanine 5-UTP (enhanced)

青色素   5-UTP (增强型) 

250nmol

ENZ-NUC113-0025

Digoxigenin-dUTP, alkali-stable

地高辛-dUTP,碱稳定

25nmol

ENZ-NUC114-0250

Digoxigenin-UTP, alkali-stable

地高辛-UTP,碱稳定

250nmol

ENZ-ABS266-0100

 

Digoxigenin polyclonal antibody

地高辛多抗

100ug

ENZ-42671-K010

 

CGH labeling kit for oligo arrays

相差基因组杂交试剂盒

(低聚物阵列)

20reactions

ENZ-42671-K100

CGH labeling kit for oligo arrays

相差基因组杂交试剂盒

(低聚物阵列)

200reactions

ENZ-42674-0010

CYTAG(TM) TotalCGH 

Labeling kit

CYTAG(TM)   总CGH标记试剂盒 

2×10rxns

ENZ-42674-0100

CYTAG(TM) TotalCGH Labeling kit

CYTAG(TM)   总CGH标记试剂盒

2×100rxns

ENZ-42670

CGH labeling kit for BAC arrays

相差基因组杂交标记试剂盒

(BAC阵列)

20reactions

ENZ-42440

BIOSCORE Screening and   amplification kit 

(20 reactions)

BioScore筛选和扩增试剂盒

(20次反应)

1kit

ENZ-42420-10

BIOARRAY Single-round RNA   amplification and biotin labeling system

BioArray   单轮RNA扩增和生物素标记系统

10reactions

ENZ-42420-10

 

BIOARRAY Single-round RNA   amplification and biotin labeling system

BioArray   单轮RNA扩增和

生物素标记系统

10reactions

ENZ-42421-100

BIOARRAY Single-round RNA   amplification and biotin labeling system

BioArray   单轮RNA扩增和

生物素标记系统(100次反应)

100reactions

ENZ-42655-40

BIOARRAY HIGHYIELD RNA 

transcript   labeling kit (T7)

BioArray   HighYield RNA 

转录标记试剂盒 (T7) 

40reactions

ENZ-42655-100

BIOARRAY HIGHYIELD RNA 

transcript   labeling kit (T7)

BioArray   HighYield RNA 

转录标记试剂盒(T7) 

100reactions

ENZ-42655-10

BIOARRAY HIGHYIELD RNA 

transcript   labeling kit (T7)

BioArray   HighYield RNA 

转录标记试剂盒(T7) 

10reactions

ENZ-42422-0010

BIOARRAY Low Input RNA   Amplification and Biotin Labeling System

BioArray   低输入RNA扩增

生物素标记系统

10reactions